2025-10-09 03:37 点击次数:76
赵之谦,出生于浙江绍兴会稽,初字益甫,号冷君。后来他改字为撝叔,号铁三、憨寮、悲庵、无闷、梅庵等。他的住所被称为“二金蝶堂”和“苦兼室”。赵之谦曾担任江西鄱阳、奉新知县,擅长诗文,精通书法。他的书法初学颜真卿,篆隶法邓石如,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,刚毅果敢,独树一帜。
图片
生活在19世纪中叶的赵之谦,正值我国近代社会动荡的年代。当时,太平天国运动在江浙一带如火如荼地展开,赵之谦因此逃亡他乡。不幸的是,他的妻子和女儿随后因病去世,这让他对太平天国产生了怨恨。从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,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情绪。比如在《行温卅述怀诗》中,他写道:“今我我陷贼,生存非为喜,洁身耐磨父,负心与妻子。”
图片
赵之谦42岁以后,担任了几任县令。在南城任职期间,法国侵略越南并侵犯台湾,赵之谦已年逾50,仍竭尽全力支持军需,满腔爱国。他的一些诗作中也充满了民族感情,如:“英法通商求五日,鸦片毒人逞祸首,火轮立足降风波,火能主神思作歌,此污中土谁与拭,万里河山一点墨,修约数十已屡更,尚可征商恣横勒。”
图片
赵之谦的一生充满艰辛和困苦,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忧患意识和悲壮情感。他对农民起义怨愤而又无奈,对外国侵略者仇恨但又抗击乏力。这导致他常常沉浸于一种孤寂、悲怆、愤懑和抑郁的心情中。
图片
赵之谦初学浙派篆刻,继法秦汉玺印,复参宋、元及皖派,广泛涉猎秦诏、汉镜、泉币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,所作苍秀雄浑。在青年时期,他就以才华横溢而名满天下。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,能够将真、草、隶、篆的笔法融为一体,相互补充,相映成趣。赵之谦曾说过:“独立者贵,天地极大,多人说总尽,独立难索难求”。他一生在诗、书、画、印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,终于成为一代大师。
图片
赵之谦的祖先原本经商,但到他父亲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。尽管生活艰难,但年少的赵之谦仍然勤奋地在书斋中学习,对诗、书、画、印无不精通,尤其擅长篆刻。赵之谦30岁(1859年)中举人,42岁时赴江西为官,曾先后任鄙阳、新奉、南城诸县县令,至56岁去世。赵之谦平生著述丰富,有《梅唐集》、《悲盒诗剩》、《勇卢闲话辑》、《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》、《二金蝶堂印存》等。
作为一名文人画家,赵之谦的绘画作品具有文人画的特点,即画中有诗,诗画结合,蕴含着深厚的文学内涵。在绘画传统的“神形兼备”中,更注重神似,摒弃纯粹自然地模拟客观对象,强调写意,竭力表达作者的主观因素。他尤其追求作品的书卷气和士气,即高雅脱俗的文人风度。在技法上,讲究笔情墨趣,将书法融入画法,以书法的表现力融于绘画之中。
图片
图片
赵之谦在《章安杂说》中写道:“二十岁前,每日临写《家庙碑》五百字。”可见他对颜体的用功之深。然而,时世变迁,帖学渐衰,碑学崛起,历史潮流,无法阻挡。正如康有为所说:“碑学之兴,乘帖学之坏,亦因金石之大盛也。
赵之谦初学邓石如,后上溯汉碑。他性格不拘一格,不拘泥于某家某体,甚至某碑,故其师法汉隶,终成自家面貌。他的初期作品约35岁前后,尚欠火候,或形似古人而已。
图片
实际上,赵之谦晚年作品中行书占八九成,成为其作品的重心。然而世人以北魏正书论赵之谦,忽略其他书体,以至于将北魏风行书视为“赵之谦北魏书”,而不予以区别。大凡有成之书家,必自正书入,而以行书结。王羲之、颜真卿、苏东坡、赵孟頫、董其昌等皆如此。近代书法,多挂轴于墙面来欣赏,更是注重行书作品。尽管赵之谦以北碑名世,传世仍以行书为多。这大概是世人对书家的要求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我们将《赵之谦铙歌册上博藏》精确复制,作为极其重要的“法帖3.0”藏本以飨书友!请注意,“法帖3.0”出品是原汁原味、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,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!
欲购专业级《赵之谦铙歌册上博藏》超清复制件的书友,可点击下面商品卡,品鉴与激赏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为人处世,运筹帷幄的10个心计
下一篇:没有了